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还会佩戴香囊,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对于我来说,端午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家庭团聚的美好时光。
记得小时候,每逢端午前夕,奶奶总会早早起床去集市挑选新鲜的粽叶。回家后,她把粽叶一片片洗干净,再将糯米泡好,准备各种馅料——有甜的红枣、蜜饯,也有咸的蛋黄、猪肉。整个厨房弥漫着粽叶的清香,那种味道至今让我怀念。奶奶的手艺很巧,包出来的粽子总是又紧实又漂亮。我们几个孩子围在她身边,一边帮忙整理绳子,一边听她讲述关于屈原的故事。她说,屈原忠于国家却遭到排挤,最终投江而死。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到了端午那天,天刚亮,妈妈就会把煮好的粽子端上桌,配上一杯热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聊天,说说笑笑,其乐融融。吃完粽子后,爸爸会带我去河边看赛龙舟比赛。那些龙舟色彩鲜艳,龙头栩栩如生,桨手们整齐划一地挥动船桨,伴随着鼓声呐喊前行。那场面热闹非凡,让人热血沸腾。
除了这些传统习俗,现在人们还喜欢制作香囊。香囊里装着艾草、薄荷等中药材,不仅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还能驱蚊防虫。每年端午,我和朋友们都会动手做一个属于自己的香囊,然后互相赠送,表达祝福。
如今,虽然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但每到端午,我依然会想起奶奶包粽子的身影,想起一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刻。端午节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节日庆祝,它承载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让我们一起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属于我们的那份宁静与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