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霜落荆门江树空,
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
自爱名山入剡中。
译文:
秋霜降临,荆门一带的江边树木显得格外萧瑟,江岸一片空旷。我乘船而行,布帆安然无恙地随风飘扬。这次出行并非是为了贪图美味的鲈鱼,而是因为内心对名山大川有着深深的热爱,向往着前往剡中这片山水之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秋日途经荆门时所作。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豁达洒脱的性格以及对山水的无限热爱。
首句“霜落荆门江树空”,通过描写秋天霜降后江边树木凋零、景象空旷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这里的“空”字不仅指景物的空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空虚或孤独感。
第二句“布帆无恙挂秋风”,则表现了诗人旅途中的从容与淡定。尽管身处异乡,但他的心境却非常平静,“布帆无恙”表明船只安然无恙,而“挂秋风”则赋予了画面一种动态之美,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与和谐。
第三句“此行不为鲈鱼鲙”,化用了西晋张翰因思念家乡美食“鲈鱼鲙”而辞官归乡的故事,但李白却明确表示自己的此次出行并非为了口腹之欲。这一转折突出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最后一句“自爱名山入剡中”,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剡中”是浙江绍兴一带的古称,以其秀丽的山水闻名。李白向往着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渴望深入其中,感受自然的魅力。
综上所述,《秋下荆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自我情感的真实抒发,充分体现了李白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态度。他以豪放不羁的笔触,将个人情怀融入广阔的天地之间,使读者既能感受到自然的壮美,又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丰富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