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式守信》是一则古代寓言故事,讲述的是关于诚信与承诺的重要意义。该文虽非出自经典史书,但其内容寓意深刻,常被用于教育后人要言行一致、信守诺言。
原文如下:
范式者,汉时人也。尝与同郡张劭为友。劭卒,遗其母曰:“吾死,必葬我于子陵之山。”其母泣而许之。及葬日,式负土成坟,哭之甚哀。后数年,母病,将终,谓其子曰:“吾死后,必葬我于子陵之山。”其子曰:“然。”母卒,子欲遵其志,然乡人皆笑之曰:“汝父已葬于此,今又葬母,岂不重叠?”子曰:“吾父有言,吾当守信。”遂葬其母于子陵之山,与父同穴。
译文如下:
范式是汉代的一位人物,曾与同郡的张劭交好。张劭去世时,对他的母亲说:“我死后,一定要把我埋在子陵山。”他母亲流着泪答应了。到了下葬那天,范式亲自背土堆成坟墓,悲痛地哭了一场。几年后,他的母亲生病,临终前对儿子说:“我死后,一定要把我埋在子陵山。”儿子答应了。母亲去世后,儿子打算按照母亲的遗愿安葬她,但乡里的人却嘲笑他说:“你父亲已经葬在这里了,现在再埋你母亲,岂不是重复?”儿子说:“我父亲说过的话,我应当遵守。”于是把母亲也葬在了子陵山,与父亲合葬一处。
赏析:
这篇短文通过范式父子的言行,表达了“守信”这一传统美德的重要性。无论是对朋友的承诺,还是对父母的遗愿,范式都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言而有信”的原则。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在面对选择时,应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结语:
《范式守信》虽为一则小故事,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品格,不仅体现在大事上,更体现在日常的言行之中。唯有信守承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