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健康教案:保护眼睛】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和作用,知道眼睛是重要的感官器官。
2. 引导幼儿认识不良用眼习惯的危害,如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躺着看书等。
3. 培养幼儿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学会正确保护自己的眼睛。
二、活动准备:
- 眼睛的图片或模型
- 有关眼睛的动画短片或图片
- 小镜子(每人一面)
- 保护眼睛的儿歌或故事
- 活动记录表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5分钟)
教师出示小镜子,让每个孩子照一照自己的眼睛,引导他们观察眼睛的形状和颜色。提问:“我们的眼睛有什么作用?”鼓励幼儿积极发言,激发他们的兴趣。
2. 学习眼睛的结构和功能(10分钟)
通过图片或模型,向幼儿简单介绍眼睛的结构,如眼球、瞳孔、睫毛等,并说明它们各自的作用。可以用比喻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比如“眼睛就像相机一样,能帮我们看到美丽的世界”。
3. 讨论不良用眼习惯(10分钟)
教师展示一些图片,如“小朋友趴在桌上写字”、“躺在床上看动画片”、“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等,引导幼儿讨论这些行为对眼睛的伤害。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见过或经历过的情况。
4. 学习正确的用眼方法(10分钟)
教师通过儿歌或故事的形式,教幼儿一些保护眼睛的小知识,如:
- 看书、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眼睛离书本约30厘米。
- 每看一段时间就要休息一下,远眺几分钟。
- 不要在光线太暗或太亮的地方看书。
- 不要用手揉眼睛,以免感染。
5. 实践操作(5分钟)
请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同时提醒他们注意用眼卫生。
6.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到的知识,鼓励他们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定“护眼计划”,并坚持执行。同时布置一个小任务:每天记录一次自己是否做到了爱护眼睛。
四、活动延伸:
- 在班级设置“护眼角”,张贴保护眼睛的宣传画。
- 开展“我是护眼小卫士”主题活动,评选出“最会保护眼睛”的小朋友。
-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孩子的视力健康。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互动、游戏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保护眼睛的基本知识。今后可结合更多生活场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理解能力和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