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秦穆公,春秋时期秦国的君主,以仁德与智慧著称。他不仅在军事上有所建树,更在治国用人方面展现出非凡的胸怀。然而,关于他的故事中,有一则虽小却意味深长的事,便是“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
相传有一次,秦穆公外出游猎,途中骑着一匹极其珍贵的骏马。这匹马是他在一次征战中所得,驯养多年,性情温顺,速度极快,是他极为珍视的坐骑。然而,就在一次行进途中,那匹马突然不知所踪,秦穆公四处寻找,却始终未能寻回。
消息传开后,有人猜测是盗贼所为,也有人认为可能是野兽叼走。秦穆公并未急于发令追查,而是选择冷静观察。几日后,有人来报,说城西的山林中,有数人因饥饿偷吃了骏马,并将马肉分食。秦穆公听后,并未勃然大怒,反而召见了这几人。
面对秦穆公的质问,那几人吓得跪地求饶,以为必死无疑。然而,秦穆公却并未责罚他们,反而说道:“我失一马,非汝等之过;饥而食之,亦情有可原。”随后,他不仅赦免了他们的罪责,还赐给他们酒肉,以示宽恕。
此事传出后,百姓皆感其仁德,纷纷称赞秦穆公的胸襟。而那几位偷马的人,也因感念恩德,后来成为秦穆公的忠臣,为其效力多年。
这个故事虽小,却体现了秦穆公治国之道的核心——以德服人,以宽待人。他并不因一时的损失而迁怒于人,而是以一颗包容之心,化解了一场可能引发纷争的危机。正是这种胸怀,使得秦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盛,也为后世留下了“仁君”的典范。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虽是一段历史中的小事,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真正的领袖,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或权力,而在于面对失去时的态度,以及如何用智慧与仁心去赢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