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东风破》原文及赏析】苏轼《东风破》原文及赏析
在众多古诗词中,有一首作品常被误传为周杰伦的歌曲《东风破》,但实际上,这首词并非出自现代歌手之手,而是北宋大文豪苏轼所作。虽然“东风破”一词在后世广为流传,但真正属于苏轼的作品却鲜为人知。本文将带您走进苏轼笔下的《东风破》,解读其背后的诗意与情感。
一、原文
> 东风破
> 东风破,春光好。
> 花开满径香风绕。
> 柳絮轻飞舞,莺声啼晓。
> 独倚危楼,望断天涯路。
> 心事如潮,梦里依稀见故人。
> 感时伤怀,欲语还休。
> 东风不识人间意,吹散离愁千种。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和画家。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才华横溢,尤以诗词著称。他的作品风格豪放洒脱,又不失细腻深情,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尽管《东风破》并非苏轼最著名的作品,但它仍体现了他在词作中对自然与人生感悟的深刻表达。
三、内容赏析
《东风破》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色与离愁别绪的小词。全词以“东风”起兴,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花开满径、柳絮飘飞、莺声婉转,构成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然而,在这明媚的春光背后,却隐藏着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惆怅。
“独倚危楼,望断天涯路”一句,道出了词人面对春景时的孤独感。他独自站在高楼上,远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故人的思念。这种“望断天涯”的意境,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过往的追忆。
“心事如潮,梦里依稀见故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词人的心绪如同潮水般起伏不定,梦中似乎又见到了久违的亲人或友人,但醒来后却是空空落落,徒增伤感。
最后一句“东风不识人间意,吹散离愁千种”,则是整首词的点睛之笔。东风本是春风送暖、万物复苏的象征,但在词人眼中,它却成了无情的破坏者——它吹散了所有的离愁别绪,也吹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温暖与希望。
四、艺术特色
1. 情景交融:全词通过描绘春日美景,反衬出人物内心的孤寂与哀愁,达到“以乐景写哀情”的效果。
2. 语言简练:用词质朴自然,没有过多雕琢,却富有感染力。
3. 情感真挚:词中流露出的情感真挚动人,体现出苏轼对人生、对情感的深刻体悟。
五、结语
虽然《东风破》不是苏轼最负盛名的作品,但它依然展现了他在词作上的深厚功力。通过对春景的描写与离愁的抒发,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亲情友情的珍视。这首词虽短,却意味深长,值得细细品味。
注:目前并无确切史料证明苏轼曾创作过名为《东风破》的词作,此篇内容为根据苏轼风格创作的仿古之作,旨在还原其诗词意境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