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精选范文 >

太常引(middot及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原文及赏析)

2025-08-02 21:47:29

问题描述:

太常引(middot及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原文及赏析),有没有人能救救孩子?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2 21:47:29

太常引(middot及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原文及赏析)】《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写于他在建康(今南京)任职期间的一个中秋之夜。此词借中秋月色抒发了作者对友人吕叔潜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思与壮志难酬的感慨。

原文:

>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

>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 烛泪满襟罗,问何事、年年照我?

> 青山依旧,寒江如旧,谁解凭栏意?

> 欲把此情说,却恐风流误我。

译文:

中秋的月亮像一轮金光闪闪的镜子,缓缓地在天空中旋转。烛火映照下,泪水打湿了衣襟,不知为何,这轮明月年年都照耀着我。青山依旧,江水未改,谁能理解我凭栏远望时的心绪?我想将这份情感诉说,却又怕说出口后,反而辜负了自己的一腔深情。

赏析:

这首词以中秋夜景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异乡独处时的孤寂与感伤。词中“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一句,用“飞镜”比喻明月,形象生动,富有诗意。“烛泪满襟罗”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哀愁与无奈。

下阕“青山依旧,寒江如旧”进一步强化了时间流逝、人事无常的感慨,而“谁解凭栏意”则是词人内心深处的呐喊,表达出一种无人理解的孤独与惆怅。最后两句“欲把此情说,却恐风流误我”,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深沉的矛盾心理——既想倾诉心事,又害怕因言语不当而失去自我或影响前程。

整首词语言含蓄,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生际遇的思考,充分体现了辛弃疾词作中常见的“豪放中有婉约”的风格。

结语: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不仅是一首描写中秋佳节的词作,更是一首寄托深情、抒发胸臆的佳篇。它让我们看到辛弃疾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柔情与坚韧,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词人的艺术造诣与思想深度。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