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感恩的心》社会教案】一、活动名称:
《感恩的心》
二、适用年龄:
幼儿园大班(5-6岁)
三、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引导幼儿体会“感恩”的意义,培养他们对他人关爱的感激之情。
2. 认知目标: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感恩”行为,如感谢父母、老师、朋友等。
3. 行为目标: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表达感恩,如说“谢谢”、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四、活动准备:
-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父母、老师、同学帮助自己的场景。
- 音乐《感恩的心》(手语版或轻柔音乐)。
- 手工材料:彩纸、画笔、贴纸等。
- 故事绘本《小乌鸦爱妈妈》或类似主题的故事书。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带领幼儿围坐成一圈,提问:“你们有没有觉得特别感谢的人?是谁呢?”
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分享自己最想感谢的人和原因。
2. 故事讲述(8分钟)
教师讲述故事《小乌鸦爱妈妈》,引导幼儿思考:
- 小乌鸦为什么感谢妈妈?
- 如果你是小乌鸦,你会怎么做?
通过故事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对“感恩”的理解。
3. 讨论与分享(7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讨论:
- 在家里,谁为你做了什么事情?
- 在幼儿园,谁帮助过你?
- 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如“谢谢爸爸给我讲故事”、“谢谢老师帮我系鞋带”。
4. 实践活动(10分钟)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感恩卡片”制作活动:
- 每位幼儿选择一张卡片,用图画或文字表达对某人的感谢。
- 可以是写“谢谢妈妈”、画一幅“我帮妈妈做事”的画等。
完成后,鼓励幼儿将卡片送给身边的人,并说一句“谢谢你”。
5.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
“感恩是一种温暖的情感,它让我们更懂得珍惜别人对我们的爱。希望小朋友在以后的日子里,学会感恩,也学会去关心别人。”
六、延伸活动建议:
- 家园共育:请家长配合,在家中引导孩子为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忙端水、整理玩具等。
- 区角活动:在“爱心角”投放感恩主题的绘本和手工材料,供幼儿自由阅读和创作。
七、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能够主动表达对家人的感谢。部分幼儿在表达上较为害羞,教师应给予更多鼓励和支持,逐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表达能力。同时,后续可结合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深化幼儿的感恩意识。
八、附录:
- 教学图片素材建议
- 推荐绘本资源
- 活动评价表(可用于教师记录幼儿表现)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感恩”的美好,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社会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