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杜甫】公元768年,唐代诗人杜甫在漂泊中来到湖南岳阳,登上岳阳楼。此时的他,已是风烛残年,生活困顿,心境苍凉。然而,正是在这座历史悠久、风景壮丽的楼台上,他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篇《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开篇两句,简练而深情。杜甫一生奔波,历经战乱与流离,对洞庭湖的向往早已在心中酝酿多年,如今终于得以亲临其境。这种久盼成真的感慨,令人动容。
接着,“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描绘了洞庭湖的辽阔与壮美。吴地与楚地在湖的两侧分界,天地仿佛都在湖水中翻腾起伏。杜甫以宏大的视角,展现出自然的磅礴气势,也暗示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是全诗中最令人心酸的一联。杜甫此时已年迈体弱,四处漂泊,亲人音讯全无,唯有孤舟相伴。他的孤独与无助,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令人不禁心生怜悯。
最后两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站在高楼上远望北方,战火纷飞,战事不断。他满怀忧国忧民之心,却无力回天,只能倚着栏杆,泪洒衣襟。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叹,更是那个时代无数士人的共同心声。
《登岳阳楼》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作,更是一幅时代的画卷,展现了一个诗人对家国的深切关怀与无奈。杜甫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使这首诗成为唐诗中的经典之作。
千百年来,人们在登临岳阳楼时,常常会想起杜甫的这首诗,感受那份历史的厚重与情感的深沉。岳阳楼依旧矗立,洞庭湖水依旧奔流,而杜甫的诗句,却永远镌刻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