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一、活动主题:认识自我,悦纳成长
二、活动对象:初中二年级学生
三、活动时间:45分钟
四、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和成长节奏。
2.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学会接纳自己,减少因比较而产生的焦虑与自卑。
3. 行为目标: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身情绪,培养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
五、活动准备:
- 教学PPT(包含图片、小故事、互动问题)
- “我的情绪日记”表格(每人一份)
- 情绪卡片若干(如:开心、难过、生气、紧张等)
- 轻音乐背景音(用于放松环节)
六、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一个简短的动画或小故事引入主题:“每个人都是一棵独一无二的小树,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但每棵树都有属于自己的美丽。”
2. 认识自我(10分钟)
- 活动一:我是谁?
学生写下三个形容自己的词语,并分享给同桌。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是否真正了解自己?我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 活动二:情绪大发现
教师出示不同情绪卡片,让学生选择最能代表自己最近心情的卡片,并简单描述原因。
3. 探索成长(15分钟)
- 活动三:成长树
每位学生在纸上画一棵“成长树”,树干代表现在的自己,树枝代表兴趣爱好,树叶代表优点,果实代表未来的梦想。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成长树”。
- 活动四:心理小剧场
教师设置几个常见的青春期心理困扰情境(如:考试压力、同学关系、家庭期望),请学生分组讨论并模拟解决方法,鼓励学生表达观点。
4. 自我接纳(10分钟)
- 活动五:写给自己的信
学生写一封信给一年后的自己,内容包括现在的感受、希望实现的目标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信件可以封存,作为未来回顾的纪念。
- 活动六:放松练习
在轻柔的音乐中,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深呼吸和冥想练习,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提升专注力。
5. 总结与反馈(5分钟)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每个人的成长节奏不同,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勇敢面对挑战。
- 邀请学生分享今天的收获,教师给予积极反馈,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保持积极心态。
七、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通过多种互动形式,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情绪与成长,增强了他们的自我认知与心理调适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结合更多实际案例,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心理体验。
八、延伸建议:
- 鼓励学生每天记录“情绪日记”,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
- 家长可配合学校,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营造支持性的家庭氛围。
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内容与时间安排,确保课堂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