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答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作业本(配人教版)及七年级下册)】一、课文理解与赏析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原文
鲁迅先生在文章中回忆了童年时期的两个生活场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百草园是他的乐园,充满了自然的趣味;而三味书屋则是他接受传统教育的地方,虽然枯燥但也有其独特的学习氛围。
- 问题与答案:
- 问题1: 文章中“我”为什么不喜欢三味书屋?
答案: “我”觉得三味书屋的学习方式比较刻板,缺乏自由和乐趣,老师也较为严厉,使得“我”感到压抑。
- 问题2: 百草园对“我”的成长有什么意义?
答案: 百草园是“我”童年的乐园,让“我”接触大自然,激发了“我”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为后来的成长打下了基础。
2. 《阿长与〈山海经〉》
- 原文
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她虽然粗俗、迷信,但对“我”非常关心,尤其是帮“我”买来了《山海经》,使“我”对她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 问题与答案:
- 问题1: 阿长为什么让“我”对她产生敬意?
答案: 因为阿长虽然不识字,却愿意为“我”跑遍书店买来《山海经》,表现出她对“我”的关爱和付出。
- 问题2: 阿长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答案: 阿长性格直爽、热心,虽然有些迷信,但对“我”非常疼爱,是一个平凡但温暖的人物形象。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1. 《木兰诗》
- 原文
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讲述了女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展现了她的勇敢、孝顺和忠贞。
- 问题与答案:
- 问题1: 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
答案: 因为父亲年老体弱,无法出征,木兰为了家庭的责任,决定女扮男装,代替父亲去战场。
- 问题2: 木兰的形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答案: 木兰是一位勇敢、坚强、孝顺的女性,她不仅有胆识,还具有深厚的家庭责任感,是古代女性中的杰出代表。
2. 《观沧海》(曹操)
- 原文
曹操在诗中描绘了大海的壮阔景象,抒发了自己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 问题与答案:
- 问题1: 诗中哪些句子表现了诗人胸怀天下的气魄?
答案: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些句子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广阔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
- 问题2: 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情感基调豪迈、激昂,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理想的追求。
三、写作训练与表达
1. 题目:我的理想
- 写作提示:
写作时要结合自身经历,写出自己的理想以及为之努力的过程。可以描写一个具体的事例,体现你对理想的坚持与追求。
- 范文示例:
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医生。小时候,我看到一位医生在病房里细心照顾病人,那一刻我被深深感动。从那以后,我就立志要学医,帮助更多的人。我知道这条路并不容易,但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
2. 题目:难忘的一件事
- 写作提示:
选择一件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事情,详细描述事件的过程,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 范文示例:
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运动会上摔倒了,膝盖受伤。同学们没有嘲笑我,反而鼓励我继续坚持。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友情的力量,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同学。
四、综合练习
1. 词语辨析:
- 题: 区分“即使……也……”和“虽然……但是……”的用法。
- 答案: “即使……也……”表示假设关系,强调在某种条件下仍会发生某种结果;“虽然……但是……”表示转折关系,强调前后语义相反。
2. 句式变换:
- 题: 将“他今天没来上学”改为反问句。
- 答案: 他今天难道来了吗?
3. 标点符号使用:
- 题: 给下面这句话加上正确的标点。
“我昨天去了图书馆 看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 答案: “我昨天去了图书馆,看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以上内容根据教材内容整理而成,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升阅读与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