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元宵儿歌教案】一、活动目标:
1. 通过学习《闹元宵》这首儿歌,激发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习俗,增强文化认同感。
二、活动准备:
- 音乐播放设备
- 元宵节相关图片或视频(如灯笼、汤圆、舞龙舞狮等)
- 简单的打击乐器(如铃鼓、沙锤等)
- 教学挂图或PPT课件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元宵节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你们在过这个节日时都做了些什么?”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分享自己对元宵节的认识。
2. 学习儿歌《闹元宵》(10分钟)
教师播放《闹元宵》儿歌音频,带领幼儿一起欣赏。随后,逐句教唱儿歌,注意节奏和发音的准确性。可配合动作,让幼儿边唱边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增加趣味性。
3. 理解歌词内容(5分钟)
教师逐句解释歌词含义,帮助幼儿理解“正月十五闹元宵”、“灯儿圆圆人团圆”等句子的意思,引导幼儿体会节日的喜庆氛围。
4. 分组表演(10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部分进行表演,可以加入简单的打击乐伴奏。鼓励幼儿大胆展示,增强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5. 拓展延伸(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除了唱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庆祝元宵节?”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提出自己的想法,如画灯笼、做汤圆等。
四、活动小结:
通过本次《闹元宵》儿歌教学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歌曲,还加深了对元宵节文化的了解。希望孩子们在今后的日子里,能更加关注和喜爱我国的传统节日。
五、延伸建议:
- 家长可与孩子一起制作简易灯笼,体验传统手工艺。
- 在班级开展“元宵节主题墙”,展示孩子们的作品和感受。
备注:
本教案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旨在通过儿歌教学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