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GB(18401-2016及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文档全文)】引发关注。《GB 18401-2016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之一,旨在对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性能提出明确要求,保障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该标准适用于所有在国内销售的纺织产品,包括服装、床上用品、家居装饰用纺织品等,涵盖范围广泛。
本标准主要从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异味、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多个方面对纺织产品进行规范,确保其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指标。以下是对该标准的核心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清晰展示。
一、标准核心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在国内市场销售的纺织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服装、家纺、玩具、装饰织物等,但不包括特种用途的纺织品(如医用、军工等)。
2. 基本安全技术要求
- 甲醛含量:纺织品中甲醛含量不得超标,以防止对人体皮肤和呼吸系统造成刺激。
- pH值:纺织品的酸碱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对皮肤产生不良影响。
- 色牢度:要求纺织品在洗涤、摩擦、日晒等条件下保持颜色稳定,防止褪色或掉色。
- 异味:纺织品不应有明显的化学气味或其他异常气味。
- 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禁止使用可能释放致癌性芳香胺的染料。
3. 分类管理
根据产品类型和使用场景,将纺织产品分为A类、B类和C类,不同类别对应不同的安全要求。例如,A类产品为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要求最为严格;C类产品则适用于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品。
4. 检测方法
标准中明确了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和试验条件,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 实施与监督
各级质量监督部门负责对纺织产品质量进行抽查和监管,确保企业合规生产。
二、关键指标对比表
指标项目 | A类(直接接触皮肤) | B类(非直接接触皮肤) | C类(其他用途) |
甲醛含量(mg/kg) | ≤20 | ≤75 | ≤300 |
pH值 | 4.0~7.5 | 4.0~8.5 | 4.0~9.0 |
耐洗色牢度(级) | ≥3-4 | ≥3 | ≥2-3 |
耐摩擦色牢度(级) | ≥3 | ≥3 | ≥2 |
耐汗渍色牢度(级) | ≥3 | ≥3 | ≥2 |
耐光色牢度(级) | ≥3 | ≥3 | ≥2 |
异味 | 无明显异味 | 无明显异味 | 无明显异味 |
可分解芳香胺染料 | 不得检出 | 不得检出 | 不得检出 |
三、总结
《GB 18401-2016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作为我国纺织行业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提升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各类纺织产品设定明确的安全技术要求,有助于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增强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该标准,定期进行产品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法规要求。同时,消费者也应关注产品标识,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纺织品,保障自身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