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2019年移风易俗树文明乡风实施方案x】引发关注。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2019年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移风易俗树文明乡风实施方案”,旨在通过制度引导、宣传教育和示范带动,逐步改变农村中存在的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营造崇尚节俭、文明和谐的乡村新风尚。
一、方案主要
项目 | 内容说明 |
指导思想 |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明新风,推动农村社会风气持续向好。 |
工作目标 | 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农村婚丧喜庆活动简办、厚养薄葬、文明祭祀等行为成为普遍共识,形成健康、文明、节约的乡村文化氛围。 |
重点任务 | 1. 推动婚丧事宜规范化管理; 2. 弘扬孝老爱亲传统美德; 3. 加强村规民约建设; 4. 开展文明家庭评选活动; 5. 推进殡葬改革,提倡绿色祭祀。 |
实施方式 | 1. 制定并落实村规民约; 2.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3. 建立红白理事会; 4. 培育典型示范户; 5. 加强监督考核机制。 |
保障措施 | 1. 加强组织领导; 2. 落实资金保障; 3. 强化宣传引导; 4. 建立长效机制。 |
二、主要成效与亮点
在2019年实施方案的推动下,各地在移风易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 群众观念转变明显:越来越多村民开始接受“简办婚丧”“文明祭祀”等理念。
- 村规民约不断完善:各村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有操作性的村规民约,有效约束了不正之风。
- 示范引领作用增强: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带动更多家庭参与文明乡风建设。
- 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红白理事会等组织的设立,增强了村级自治能力,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三、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 | 改进方向 |
部分群众思想观念尚未完全转变 |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群众认知度 |
村级组织执行力不一 | 完善培训机制,提升基层干部能力 |
监督考核机制不够健全 | 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确保政策落地 |
资金投入不足 | 多渠道筹措资金,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
四、结语
“移风易俗树文明乡风”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村委会、村民共同努力,持续推进。2019年的实施方案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将继续深化各项举措,不断推动乡村文明建设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