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及第的及第是什么意思】在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及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汇,常出现在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很多人对“及第”的含义并不清楚,甚至误以为它只是“考试通过”的意思。其实,“及第”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一、
“进士及第”指的是通过科举考试中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人。其中,“进士”是科举考试中取得最高功名的考生;“及第”则是指考生在考试中达到了录取的标准,成功被朝廷录用为官员。
“及第”一词源于古代考试排名制度,意为“达到名次”,即进入录取名单。在科举制度中,只有通过殿试的考生才能被称为“进士”,并获得官职任命资格。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来源 | 说明 |
进士 | 科举考试中通过殿试的考生 | 古代科举制度 | 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可直接授官 |
及第 | 指考生在考试中达到录取标准 | 古代考试制度 | “及”意为“达到”,“第”为“名次”或“等级” |
进士及第 | 通过殿试并被录取为进士 | 历史文献与文学作品 | 表示考生成功通过最高级别考试,成为国家官员 |
科举制度 | 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 | 唐宋至明清时期 | 包括乡试、会试、殿试三个阶段 |
三、补充说明
“及第”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考试结果,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在古代,能够“及第”意味着个人才学得到官方认可,可以步入仕途,实现“学而优则仕”的理想。
此外,“及第”一词也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如唐代诗人孟郊的《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诗就表达了他高中进士后的喜悦心情。
四、结语
“进士及第”不仅是科举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古代文人追求的理想目标。了解“及第”的真正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选官机制和文化传统。
以上就是【进士及第的及第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