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道尔顿制】道尔顿制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教育组织形式,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由哈佛大学教育学家海伦·帕克赫斯特(Helen Parkhurst)提出。该制度强调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教师的作用更多是引导和支持,而非传统的讲授者。道尔顿制在当时的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影响,尤其在推动个性化教学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道尔顿制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管理与独立学习。其核心理念是“个别化学习”,即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该制度通过设置“作业室”、实行“契约制”等方式,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尽管在实践中面临一定挑战,如对教师要求较高、资源分配问题等,但其在推动教育现代化和个性化发展方面仍具有重要意义。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道尔顿制 |
提出者 | 海伦·帕克赫斯特(Helen Parkhurst) |
提出时间 | 20世纪初(1920年代) |
起源国家 | 美国 |
核心理念 | 学生自主学习、个别化教学、教师引导为主 |
主要特点 | - 学生根据个人能力制定学习计划 - 教师作为辅导者而非讲授者 - 强调责任意识与自我管理 |
实施方式 | - 设置“作业室” - 实行“契约制” - 学生按需选择学习内容 |
优点 | - 提高学生自主性 - 促进因材施教 -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
缺点 | - 对教师要求高 - 资源分配难度大 - 易忽视系统知识传授 |
影响 | - 推动教育改革 - 影响后来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可以更清晰地理解道尔顿制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教育史上的地位与意义。
以上就是【名词解释道尔顿制】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