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上秋居注释及译文】《灞上秋居》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作者在秋日独自居住于灞上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孤独、寂寥与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下是对该诗的注释与译文总结。
一、原文
> 灞上秋居
> 贾岛
>
> 寂寞书斋里,秋风入客衣。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檐下云犹在,窗前树未稀。
> 天涯羁旅客,谁解此心违?
二、注释
词语 | 注释 |
灞上 | 地名,在今陕西西安附近,为古代送别之地。 |
秋居 | 秋天居住之所,点明季节和环境。 |
书斋 | 书房,指诗人独处的地方。 |
客衣 | 旅人的衣服,暗示诗人漂泊在外。 |
鸡声茅店月 | 早起时鸡鸣、茅草屋、月亮,描写清晨景象。 |
人迹板桥霜 | 板桥上有霜,行人稀少,表现冷清。 |
檐下云 | 屋檐下的云,描绘天空景象。 |
窗前树 | 窗前的树木,表现静谧环境。 |
未稀 | 尚未稀疏,形容树叶繁茂。 |
天涯 | 天边,比喻遥远的地方。 |
羁旅客 | 流浪的旅客,指诗人自己。 |
谁解此心违 | 谁能理解我内心的苦闷? |
三、译文
在寂静的书斋中,秋风轻轻吹进我的衣衫。
清晨鸡鸣声中,茅草屋旁挂着月亮;板桥上铺满霜花,行人稀少。
屋檐下的云还在飘动,窗前的树木依旧繁茂。
作为远行的游子,谁能明白我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呢?
四、总结
《灞上秋居》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典型的意象,展现了秋日独居的孤寂与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诗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尤为经典,被后人广泛引用,成为描绘秋夜清冷氛围的典范。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幽远,体现了贾岛诗歌“清冷孤寂”的风格特点。
项目 | 内容 |
诗题 | 灞上秋居 |
作者 | 贾岛(唐代) |
体裁 | 五言律诗 |
主题 | 秋日独居的寂寞与思乡之情 |
经典句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风格 | 清冷、孤寂、写景细腻 |
思想感情 | 孤独、漂泊、对自然的热爱与感伤 |
如需进一步分析该诗的艺术手法或与其他作品对比,可继续提问。
以上就是【灞上秋居注释及译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