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精选范文 >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好词

2025-09-04 14:35:22

问题描述: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好词,真的熬不住了,求给个答案!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4 14:35:22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好词】《儒林外史》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部极具讽刺意味的长篇小说,第十二回在人物刻画和语言运用上尤为精彩。本回主要讲述了匡超人与景兰江的交往,以及他逐渐堕落的过程,其中不乏许多生动、形象的好词好句,为读者展现了清代科举制度下的世态炎凉。

一、

第十二回中,匡超人因偶然机会结识了景兰江,二人志趣相投,常在一起谈论诗文。景兰江虽才华横溢,却因家境贫寒,无法参加科举考试。匡超人则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逐渐步入仕途。然而,随着地位的提升,匡超人开始变得虚伪、势利,甚至为了自身利益不惜背弃昔日朋友,表现出人性的扭曲与道德的沦丧。

这一回通过细腻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功名富贵”对人的腐蚀作用,也反映了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深刻批判。

二、好词整理

好词 出处/含义 用法/效果
风流才子 指景兰江 形容其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
落魄书生 指景兰江 表现其困顿潦倒的处境
志同道合 描述匡超人与景兰江 展现两人思想上的契合
虚情假意 描述匡超人后期行为 表达其为人虚伪
功名利禄 体现人物追求 反映社会风气与个人欲望
世态炎凉 总结全回主题 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讽刺
知遇之恩 指景兰江对匡超人的帮助 强调人际关系中的情感因素
人心不古 表达对道德败坏的感叹 增强文章的思想深度
朝三暮四 描述匡超人态度变化 形象地表现其反复无常
假仁假义 描述匡超人行为 批判其虚伪本质

三、结语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不仅在情节安排上引人入胜,更在语言表达上极具艺术价值。文中所使用的诸多好词,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也增强了作品的讽刺力度和思想深度。通过这些词语,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读书人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感受到作者对人性、社会的深刻洞察。

以上就是【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好词】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