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乐不思蜀是什么意思】“乐不思蜀”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生活,以至于忘记了原本的故土或责任,沉迷于眼前的享乐,不再有远大的追求或归乡的愿望。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乐 | 感到快乐、满足 |
不思 | 不再思念 |
蜀 | 指蜀国,即古代的四川地区,也指刘备建立的政权 |
整体含义:
在安逸的环境中感到快乐,不再思念故乡或原本的目标。
二、出处与典故
“乐不思蜀”最早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讲的是蜀汉后主刘禅的故事。在蜀汉灭亡后,他被带到魏国,虽然失去了国家,但他却安于现状,甚至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这句话后来成为成语,用来讽刺那些只顾眼前享乐、忘记本源的人。
三、用法与示例
用法 | 示例 |
形容人安于现状 | 他在国外生活多年,早已乐不思蜀,不愿回国。 |
讽刺缺乏上进心 | 他工作懒散,乐不思蜀,最终被公司辞退。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安于现状、乐而忘返、流连忘返 |
反义词 | 忧心忡忡、思乡情切、念念不忘 |
五、总结
“乐不思蜀”是一个富有历史背景的成语,不仅表达了人在安逸中容易迷失自我的现象,也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它提醒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初心和责任。在现代生活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尤其是在面对诱惑和舒适环境时,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明确的目标。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成语的演变或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可继续探讨。
以上就是【成语乐不思蜀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