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离愁白日斜】一、
“浩荡离愁白日斜”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之一,原句为:“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离开京城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故土的眷恋,也有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整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时代变革和个人命运的深切感慨。
该诗句通过自然景象(如夕阳、飞鸟)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思。其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龚自珍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己亥杂诗》之一,清代龚自珍创作 |
原句 |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作者 |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
创作背景 | 龚自珍在1839年(己亥年)辞官南归,途中写下《己亥杂诗》共315首,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
诗句含义 | 描写诗人离京时的愁绪,夕阳西下象征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东指天涯则暗示前路渺茫 |
艺术特色 | 情感真挚,意象鲜明,语言凝练,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文学地位 | 是龚自珍最具代表性的诗作之一,被誉为“晚清诗坛的瑰宝” |
影响 | 对后世文人产生深远影响,常被引用以表达离别、思念或人生感悟 |
三、结语
“浩荡离愁白日斜”不仅是龚自珍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它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华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