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精选范文 >

呼朋引类的基础解释

2025-09-10 05:51:13

问题描述:

呼朋引类的基础解释,跪求好心人,别让我孤军奋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0 05:51:13

呼朋引类的基础解释】“呼朋引类”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聚集在一起、结成群体的行为。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在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中也频繁出现。以下是对“呼朋引类”的基础解释,结合其含义、用法及示例进行总结。

一、基础解释

项目 内容
成语 呼朋引类
拼音 hū péng yǐn lèi
出处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呼朋引类,以求其利。”
含义 指人与人之间互相招引,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或团体。多用于形容人喜欢拉帮结派、结交朋友、组织活动等行为。
用法 多作谓语、宾语,也可作定语。常用于描述社交行为或群体活动。
近义词 拉帮结派、结党营私、聚众成群
反义词 孤独一人、独来独往、离群索居
适用场景 社交场合、团队合作、历史事件、文学描写等

二、使用示例

1. 日常生活:

“他喜欢呼朋引类,经常组织朋友一起打球、聚会。”

2. 历史背景:

“古代的士大夫常呼朋引类,形成门派,影响朝政。”

3. 文学作品:

“小说中描写了主角如何呼朋引类,组建一支反抗军。”

三、常见误解

- 误认为是贬义词:虽然“呼朋引类”有时带有“拉帮结派”的意味,但并非所有情况下都是负面的。它也可以表示积极的社交行为。

- 混淆“呼朋唤友”:两者意思相近,但“呼朋唤友”更强调邀请朋友,而“呼朋引类”更侧重于聚集、组织群体。

四、总结

“呼朋引类”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描述人们聚集、结伴而行的行为。它既可以用于正面的社交活动,也可以用于批评某些不正当的群体行为。了解其来源、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在语言表达中灵活运用。

通过以上表格与文字的结合,可以清晰地掌握“呼朋引类”的基本知识,避免误解和误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