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一句一译】《苏武传》是《汉书》中的一篇重要人物传记,讲述了西汉时期著名外交家苏武在匈奴长期被拘禁却始终不屈不挠、忠于国家的故事。全文语言古雅,内容深刻,展现了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篇经典文章,以下是对《苏武传》中部分关键句子的逐句翻译与简要总结,便于学习和参考。
一、
《苏武传》通过叙述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拒绝投降、最终归汉的经历,刻画了一个忠诚、坚韧、富有智慧的爱国者形象。文章不仅展示了苏武个人的品格,也反映了当时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政治关系以及边疆将士的牺牲精神。
二、一句一译表格
原文 | 翻译 | 简要说明 |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父亲的功绩而被任命为郎官,兄弟几人都做了郎官。 | 介绍苏武的家庭背景及早期仕途。 |
汉武帝时,武以中郎将使匈奴,单于欲降之。 | 汉武帝时期,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匈奴,单于想让他投降。 | 描述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和遭遇。 |
武曰:“臣事君,犹子事父也。义不苟生,死必报。” | 苏武说:“臣子侍奉君主,就像儿子侍奉父亲一样。我不会苟且偷生,如果死了也要报答君主。” | 表达苏武对国家的忠诚和坚定信念。 |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 匈奴单于更加想要苏武投降,于是把他关进地窖里,断绝他的饮食。 | 展示匈奴对苏武的折磨手段。 |
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月不死。 | 苏武躺着吃雪,把毡毛一起吞下去,几个月后竟然没有死。 | 反映苏武顽强的生命力和意志力。 |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 苏武到了北海(今贝加尔湖)后,粮食供应断绝,他挖野鼠洞取草籽吃。 | 描述苏武在荒凉环境中的生存状况。 |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 苏武在匈奴停留了整整十九年,最初是壮年出使,回来时已是满头白发。 | 强调时间的漫长与苏武的坚持。 |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 天下都混浊,唯我一人清白;众人都醉了,唯我一人清醒。 | 表现苏武高洁的操守与孤独感。 |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人总会死,有的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死得比鸿毛还轻。 | 表达苏武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 当时汉朝连续攻打匈奴,多次派使者互相观察。 | 背景介绍,说明汉匈关系紧张。 |
三、结语
《苏武传》不仅是一篇历史传记,更是一部充满人格力量的文学作品。通过“一句一译”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苏武的精神世界,感受他在逆境中坚守信仰的勇气。这种精神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不断学习与传承。
以上就是【苏武传一句一译】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