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字的意思是什么】“楷”是一个常见的汉字,读音为 kǎi。在现代汉语中,“楷”通常有两种主要含义:一是指“楷书”,一种书法字体;二是作为名词,表示“榜样”或“典范”。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对“楷”字的含义进行详细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
一、楷字的基本含义
1. 楷书
楷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正式字体,起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是历代科举考试和官方文书常用字体。楷书笔画清晰、结构严谨,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2. 楷模
“楷”常与“模”连用,组成“楷模”,意为值得学习和效仿的榜样或典范。例如:“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3. 树木名称
在古代,“楷”也指一种树,即“楷树”,其木材坚硬,常用于制作器物。
二、楷字的使用场景
使用场景 | 含义 | 示例 |
书法领域 | 楷书 | 写一手漂亮的楷书 |
表扬人物 | 楷模 | 他是一位品德高尚的楷模 |
古代植物 | 楷树 | 楷木坚硬,适合做家具 |
品格象征 | 典范 | 他的行为堪称楷模 |
三、楷字的演变与文化意义
“楷”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本义为“楷树”。随着汉字的发展,“楷”逐渐引申出“规范”、“标准”的含义,特别是在书法中被广泛使用。到了后来,“楷模”一词成为表达敬仰和推崇的重要词汇,在文学、教育、社会评价等方面广泛应用。
四、常见搭配与词语
- 楷书
- 楷模
- 楷式
- 楷则
- 楷范
这些词语大多与“规范、榜样”相关,体现了“楷”字在语言中的重要地位。
总结
“楷”字虽然简单,但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用法。它既可以指一种书法字体,也可以表示一个人或事物的典范与榜样。无论是从文化、艺术还是日常交流的角度来看,“楷”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字形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含义 |
楷 | kǎi | 木 | 13 | 楷书、楷模、楷树 |
如需进一步了解“楷”字在古文或诗词中的运用,也可查阅相关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