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战役是什么】基辅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在东线战场上对苏联首都基辅发起的一系列军事行动。这场战役发生在1941年,是巴巴罗萨行动的一部分,也是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包围战之一。其战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基辅战役主要发生在1941年7月至9月之间,是德军在入侵苏联初期的重要进攻行动之一。德军希望通过攻占基辅,切断苏联西南方向的交通线,并俘获大量苏军部队。尽管德军在战术上取得了成功,但因兵力分散和后勤问题,未能彻底歼灭苏军主力。战役结束后,苏军虽然损失惨重,但为后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和整个东线战场的反攻奠定了基础。
基辅战役简要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战役名称 | 基辅战役(Kiev Offensive) |
时间 | 1941年7月 - 1941年9月 |
参战方 | 德国 vs 苏联 |
地理位置 | 乌克兰,基辅地区 |
战役背景 | 巴巴罗萨行动(德国入侵苏联) |
主要目标 | 攻占基辅,切断苏联西南方向的交通线,围歼苏军主力 |
德军指挥官 | 费多尔·冯·博克(Fedor von Bock) |
苏军指挥官 | 米哈伊尔·基里洛维奇·叶廖缅科(Mikhail Kirponos)等 |
战役结果 | 德军占领基辅,苏军遭受重大损失,但未被彻底歼灭 |
战略意义 | 为德军后续进攻莫斯科创造了条件,但也分散了兵力 |
伤亡情况 | 德军:约2.5万人伤亡;苏军:约70万被俘或阵亡 |
结语:
基辅战役是二战东线战场上的关键一役,尽管德军在战术上取得胜利,但未能实现战略目标。此战也暴露了德军在后勤、指挥和兵力分配上的不足,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伏笔。同时,苏军虽遭重创,却展现了顽强的抵抗精神,为后续的反攻积蓄了力量。
以上就是【基辅战役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