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和结转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怎么写】在企业日常经营中,存货是重要的流动资产之一。由于市场波动、产品老化或原材料价格变化等因素,存货的价值可能会低于其成本。为了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需要根据会计准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结转。
以下是关于“计提和结转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总结,结合实际业务场景进行说明,帮助财务人员正确处理相关账务。
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时,企业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以体现存货的实际价值。该操作属于资产减值损失的范畴。
会计分录如下:
项目 | 借方科目 | 贷方科目 |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存货跌价准备 | 存货(或库存商品) |
说明:
- 借方: 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计入“存货跌价准备”账户。
- 贷方: 存货的成本减少,体现在“库存商品”或“原材料”等科目中。
示例:
假设某公司库存商品成本为100,000元,经评估其可变现净值为85,000元,则应计提跌价准备15,000元。
分录:
```
借:存货跌价准备15,000
贷:库存商品15,000
```
二、结转存货跌价准备
当存货被出售或报废时,企业需将已计提的跌价准备进行结转,以确认实际发生的损失。
会计分录如下:
项目 | 借方科目 | 贷方科目 |
结转存货跌价准备 | 库存商品(或主营业务成本) | 存货跌价准备 |
说明:
- 借方: 存货的销售成本增加,计入“主营业务成本”或“库存商品”。
- 贷方: 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冲减,体现实际损失。
示例:
假设上述库存商品被售出,售价为90,000元,成本为85,000元(已计提跌价准备15,000元),则结转跌价准备:
分录:
```
借:主营业务成本85,000
贷:库存商品85,000
借:存货跌价准备15,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15,000
```
三、注意事项
1. 计提依据: 必须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合理判断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2. 一致性原则: 对于同类存货,应采用一致的计量方法。
3. 披露要求: 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应披露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和结转情况。
4. 避免重复计提: 已结转的跌价准备不应再次计提。
四、总结表格
操作类型 | 会计分录(简要) | 说明 |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借:存货跌价准备;贷:库存商品 | 存货价值低于成本时计提跌价准备 |
结转存货跌价准备 | 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存货跌价准备 | 存货售出后结转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
通过以上分录和说明,企业可以更加规范地处理存货跌价准备的相关账务,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实际工作中,建议结合企业自身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咨询专业会计师以确保合规性。
以上就是【计提和结转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怎么写】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