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绝命诗释义】谭嗣同是清末维新变法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因戊戌变法失败而被捕,最终英勇就义。他在狱中写下了一首绝命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理想的坚持以及对牺牲的无畏。这首诗虽短,却字字铿锵,情感深沉,具有极高的历史与文学价值。
一、诗歌原文
> 望门投止思张俭,
> 忍死须臾待杜根。
> 我自横刀向天笑,
> 去留肝胆两昆仑。
二、释义总结
谭嗣同在这首诗中,借古喻今,表达了自己在面对死亡时的坚定信念和对革命同志的深切期望。他用典故表达对变法失败的痛心,也表现出对未来的希望与不屈精神。
三、逐句释义
原文 | 释义 |
望门投止思张俭 | “望门投止”意为看到人家门就投奔,比喻寻求庇护;“张俭”是东汉时期的贤士,因被诬陷而流亡,后人敬仰其气节。此句表达了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希望找到志同道合之人继续抗争的心情。 |
忍死须臾待杜根 | “忍死须臾”即忍受短暂的死亡;“杜根”是东汉时期的隐士,曾隐居山林,后来复出辅政。此句表现了谭嗣同虽身处困境,仍抱有希望,等待时机再起。 |
我自横刀向天笑 | 谭嗣同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反而大笑,表现了他的英勇与无畏。这句体现了他视死如归的精神。 |
去留肝胆两昆仑 | “昆仑”象征高洁、刚正之士。“去留”指生死之间,谭嗣同认为即使牺牲,也要保持忠贞不渝的意志,像昆仑山一样巍然屹立。 |
四、整体释义
这首诗是谭嗣同在临刑前写下的绝命诗,表达了他对变法失败的悲愤、对同志的思念、对理想的坚守以及对死亡的坦然。他以张俭、杜根自比,希望后人能继承他的遗志,继续推动国家变革。最后两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更是成为千古名句,展现了他坚毅不屈的英雄气概。
五、历史背景简述
谭嗣同是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之一,主张改革旧制,学习西方制度,挽救国家危亡。然而,由于保守势力强大,变法仅持续百余日便告失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谭嗣同等六人被捕,最终英勇就义。他在狱中写下这首诗,成为他留给后世最宝贵的遗产之一。
六、结语
谭嗣同的绝命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激励着无数后来者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奋斗。他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中国近代史的丰碑之上。
以上就是【谭嗣同绝命诗释义】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