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会计教你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公式】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与流出情况。对于会计人员来说,掌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不仅有助于理解企业的资金运作状况,还能为管理层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以下是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整理的现金流量表编制公式及要点总结,帮助大家更清晰地理解和应用。
一、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
现金流量表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二、各部分的编制公式及说明
项目 | 编制公式 | 说明 |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
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营业收入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 - 应收账款期初余额)+ 预收账款增加额 | 根据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调整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的变化 |
2.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 职工薪酬费用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 - 应付职工薪酬期初余额 | 包括工资、奖金、社保等 |
3.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 其他经营性支出(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 如支付的税费、租金、办公用品等 |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
4.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 固定资产增加额 + 无形资产增加额 | 包括购置、建造、改建等支出 |
5. 投资支付的现金 | 购买其他公司股票、债券等支付的现金 | 如对外投资支出 |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
6.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 实收资本或股本增加额 | 如股东投入或发行新股 |
7.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 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增加额 | 包括银行贷款等 |
8.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 借款减少额 | 如归还本金和利息 |
9.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 股东分红或利息支出 | 包括支付给股东的股利 |
三、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则
1.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结合使用:虽然利润表基于权责发生制,但现金流量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2. 区分不同活动类别:明确区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避免混淆。
3. 关注资产负债表变动: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中的相关科目变化,推算现金流量。
4. 保持数据一致性:确保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之间的数据逻辑一致。
四、小结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关键在于对各项业务活动的分类和对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合理调整。通过上述公式和思路,可以系统地完成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工作。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多参考企业具体业务背景,灵活运用公式,确保数据准确、合规。
如果你是一位刚接触会计工作的新人,建议从简单的报表入手,逐步掌握各类项目的调整方法,提升自己的实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