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精选范文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受

2025-09-17 20:28:58

问题描述: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受,卡到崩溃,求给个解决方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7 20:28:58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受】在《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句子,是孟子关于“义利之辨”的重要论述之一。其中“受”字是理解整句话的关键。本文将围绕“受”字的含义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其语义与用法。

一、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出自《孟子·鱼我所欲也》,意思是:即使有丰厚的俸禄(万钟),如果不去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里的“受”指的是“接受”或“领取”,但并非泛指任何接受行为,而是特指在没有判断礼义的前提下接受利益。

孟子强调,在面对物质利益时,应当以“义”为先,不应因贪图富贵而放弃道德原则。因此,“受”在这里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表示一种轻率、不合道义的接受行为。

二、关键词解析

汉字 含义 在句中的意义 词性 是否褒义/贬义
接受、领受 接受俸禄 动词 贬义(无礼义判断)

三、“受”字的多义性分析

在古汉语中,“受”是一个多义字,常见的含义包括:

1. 接受、领受:如“受命”、“受赏”;

2. 承受、遭受:如“受苦”、“受难”;

3. 被动接受:如“受骗”、“受骗于人”。

但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这一句中,“受”是“接受”的意思,但带有明显的道德批判意味,说明这种接受是缺乏理性判断和道德考量的。

四、语境与道德内涵

孟子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义利之辨”的深刻思考。他认为,人应当以“义”为本,而不是一味追求物质利益。如果一个人为了利益而不顾礼义,那么他的行为就是不道德的。

因此,“受”在此处不仅是一个动词,更是一种态度的体现——即是否在利益面前保持清醒与操守。

五、结语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受”,在语义上是“接受”,但在道德层面则是“盲目接受”。孟子借此提醒人们,在面对诱惑时,应坚守道义,不可因一时之利而丧失人格与原则。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出处 《孟子·鱼我所欲也》
原文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受”含义 接受、领受
语义色彩 贬义(无礼义判断)
孟子观点 强调义利之辨,反对无道德地接受利益
字义扩展 接受、承受、被动接受等(根据语境变化)

如需进一步探讨孟子思想或其他经典文本,欢迎继续提问。

以上就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