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原文】一、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出自《楚辞·离骚》,是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的代表作之一。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虽然崇尚美德,愿意自我约束,但依然被世俗所束缚。”整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现实困境之间的矛盾。
在《离骚》中,屈原通过自述生平、理想与遭遇,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个人理想的坚持。他不畏权贵,坚持正道,但最终仍被放逐,内心充满孤独与痛苦。这种情感贯穿全诗,成为后世文人精神世界的象征。
以下是对“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这一句及其相关背景的简要总结: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楚辞·离骚》 |
作者 | 屈原(战国时期) |
原文 |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
释义 | 我虽然崇尚美德并自我约束,却在早晨进谏,晚上就被贬斥。 |
背景 | 屈原身处乱世,忠君爱国却遭排挤,内心充满忧愤与无奈。 |
主题 | 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感慨,对忠诚与正直的坚守。 |
情感 | 孤独、悲愤、执着、坚定 |
文学价值 |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影响深远 |
后世评价 | “离骚者,犹离忧也”,体现屈原精神与人格魅力 |
三、结语: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不仅是一句诗,更是屈原一生精神的真实写照。它体现了古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不屈,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士”的精神追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对理想、道德与责任的坚守,依然是值得我们深思与传承的价值。
以上就是【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原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