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精选范文 >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典故故事

2025-09-19 08:01:59

问题描述: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典故故事,跪求万能的网友,帮帮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9 08:01:59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典故故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出自中国历史上的秦末汉初时期。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在公开行动的同时,进行秘密计划的行为,常用于形容表面做一件事,实际上却在做另一件事,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一、典故背景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起义不断。刘邦与项羽是当时最具实力的两股势力。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攻入咸阳,灭亡秦朝,但因兵力有限,他暂时驻扎在关中地区。为了稳定局势,刘邦接受了项羽的封号,被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和汉中地区。

然而,项羽并不放心刘邦,担心他日后会威胁自己的地位。于是,项羽将刘邦安排到偏远的汉中,并故意切断通往中原的道路,只留下一条栈道供刘邦通行。

二、故事经过

刘邦虽被安置在汉中,但他并未甘心。他深知自己必须尽快东进,争夺天下。于是,他采取了一个计策:表面上派人修筑栈道,以示自己不会轻易出兵;而实际上,他却另选一条小路,悄悄向关中进发。

这条小路就是“陈仓道”。刘邦命人秘密修筑这条道路,并派将领韩信率领主力部队,从陈仓道偷渡,成功进入关中,击败了项羽派来的守将章邯,重新掌控了关中地区。

这一计策的成功,使得刘邦得以迅速壮大势力,最终与项羽展开楚汉战争,最终建立了汉朝。

三、总结与启示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它告诉我们:

- 表面的行动可以掩盖真正的意图;

- 战略上要有远见和耐心;

- 在不利的情况下,也要善于寻找突破口。

四、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典故名称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出处 《史记·高祖本纪》
时间 秦末汉初(约公元前206年)
主要人物 刘邦、韩信、项羽、章邯
故事背景 刘邦被封为汉王,驻守汉中,项羽设法限制其势力
行动策略 表面修栈道,实则秘密走陈仓道
结果 刘邦成功进入关中,奠定汉朝基础
启示 表面行动与真实意图可分离,战略需灵活多变

通过这个典故,我们不仅能了解古代军事智慧,也能从中汲取现实生活的启示:在面对复杂局面时,保持冷静、灵活应变,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胜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