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文言文翻译及注释】《狐假虎威》是出自《战国策·楚策一》的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吓退百兽的故事,寓意“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他人”的行为终将暴露。以下是对该文言文的翻译、注释及总结。
一、原文
狐假虎威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国,有虎者,其性暴,人莫敢近。今有一狐,欲食虎,其志何如?”
群臣皆曰:“虎,猛兽也,非人所能敌。狐虽智,不能胜虎。”
王曰:“然则狐可得乎?”
对曰:“可。”
王曰:“若狐得虎,何以制之?”
对曰:“狐假虎威。”
王曰:“善。”
二、翻译
楚宣王问大臣们说:“我听说北方有个国家,有一只老虎,性格凶暴,没有人敢靠近它。现在有一只狐狸,想要吃掉老虎,它的想法怎么样?”
大臣们都回答说:“老虎是凶猛的野兽,不是人能对付得了的。狐狸虽然聪明,也不能战胜老虎。”
楚宣王说:“那么狐狸可以捉到老虎吗?”
回答说:“可以。”
楚宣王又问:“如果狐狸捉到了老虎,怎么控制它呢?”
回答说:“狐狸借老虎的威势。”
楚宣王说:“好。”
三、注释
| 文言词句 | 翻译 | 注释 |
| 荆宣王 | 楚国的宣王 | “荆”为楚国的别称 |
| 北方之国 | 北方的国家 | 指代一个国家或地区 |
| 虎者 | 有老虎的地方 | “者”表地点 |
| 其性暴 | 它的性格凶暴 | “其”指老虎 |
| 人莫敢近 | 没有人敢靠近 | 表示老虎的威猛 |
| 狐欲食虎 | 狐狸想吃老虎 | 表示狐狸的意图 |
| 其志何如 | 它的想法怎么样 | “何如”即“如何” |
| 虎,猛兽也 | 老虎是猛兽 | 强调老虎的凶猛 |
| 非人所能敌 | 不是人类能对抗的 | 表示老虎的强大 |
| 狐虽智 | 狐狸虽然聪明 | 表示狐狸的智慧 |
| 不能胜虎 | 不能战胜老虎 | 对比狐狸与老虎的力量 |
| 然则 | 那么 | 表示承接上文 |
| 可得乎 | 可以得到吗 | 表示疑问 |
| 若狐得虎 | 如果狐狸得到了老虎 | 假设情况 |
| 何以制之 | 怎么控制它 | “何以”即“如何” |
| 狐假虎威 | 狐狸借老虎的威势 | 寓意借助他人力量 |
四、总结
《狐假虎威》通过楚宣王与大臣的对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有些人在没有实力的情况下,依靠他人的权势来吓唬别人,这种行为虽然暂时有效,但终究会被人识破。这个故事不仅讽刺了那些依仗他人势力的人,也提醒人们要靠自身能力赢得尊重。
五、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故事出处 | 《战国策·楚策一》 |
| 主旨 | 借势欺人终将失败 |
| 人物 | 狐狸、老虎、楚宣王、群臣 |
| 寓意 | 依仗他人势力行事不可长久 |
| 翻译重点 | “狐假虎威”即“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 |
| 常见用法 | 用于形容人借势欺人 |
| 历史背景 |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权力斗争频繁 |
通过这篇文言文的学习,我们不仅能了解古代寓言的语言特色,还能从中汲取做人处世的智慧。
以上就是【狐假虎威文言文翻译及注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