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路请缨是什么意思】“无路请缨”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典故,常用来表达一种有志难伸、壮志未酬的无奈情绪。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没有路可以去请缨”,引申为在关键时刻缺乏机会或途径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无路请缨 |
拼音 | wú lù qǐng yīng |
出处 | 《晋书·王敦传》:“每念古人‘无路请缨’之叹。” |
含义 | 表示有志难伸、无法施展抱负的无奈情绪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在关键时刻因条件不足或环境限制而无法实现理想 |
二、出处与背景
“无路请缨”最早出自《晋书·王敦传》,其中提到“每念古人‘无路请缨’之叹”,表达了对古代英雄未能有机会报效国家的惋惜之情。这里的“请缨”指的是请求出征、建功立业,而“无路”则说明当时缺乏实现理想的路径或机会。
后来,这一成语被广泛用于文学作品中,如唐代诗人王维、李贺等人的诗作中均有类似表达,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情感。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文学创作 | 作家描写主人公因时运不济而无法实现理想 |
日常表达 | 朋友间感慨自己有心无力,无法改变现状 |
历史评价 | 对历史人物未能发挥才能的惋惜之情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
反义词 | 时机成熟、大展宏图、有所作为 |
五、总结
“无路请缨”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常用来表达一个人虽然心中有志、有才,却因现实条件限制而无法施展抱负的无奈情绪。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在追求目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境。理解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体会古人的精神世界,并在现实中更加珍惜每一次机会。
以上就是【无路请缨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