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精选范文 >

万户捣衣声的全诗

2025-11-01 02:00:21

问题描述:

万户捣衣声的全诗,急!求解答,求此刻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1 02:00:21

万户捣衣声的全诗】一、

“万户捣衣声”并非一首完整的古诗,而是出自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一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其中“捣衣砧上拂还来”一句常被引申为“万户捣衣声”的意象。

“万户捣衣声”通常用来描绘秋夜中妇女们在家中捣衣的声音,象征着思乡、离别与生活的艰辛。这一意象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表达了人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相关诗句及出处

诗句 出处 作者 释义
捣衣砧上拂还来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描写捣衣的声音不断传来,象征思乡之情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表达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描绘秋夜中的愁绪与离别之感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子夜吴歌·秋歌》 李白 直接描写秋夜中千家万户捣衣的声音

三、延伸说明

“万户捣衣声”虽然不是一首完整诗作的名字,但在文学作品中常被引用或化用,作为表达秋夜思乡、离愁别绪的典型意象。尤其在唐代诗歌中,“捣衣”是常见的题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和情感表达方式。

四、结语

“万户捣衣声”虽非一首独立的诗名,但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深远,体现了古人对家庭、亲情的重视,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细腻的观察。通过不同诗人的笔触,我们得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情感脉动与文化氛围。

以上就是【万户捣衣声的全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