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马万言的意思】“倚马万言”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文思敏捷、写作速度快,能在短时间内写出大量文字。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文人创作的典故,常用于赞美作家或诗人有极高的写作能力和才华。
一、成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倚马万言 |
| 拼音 | yǐ mǎ wàn yán |
| 出处 | 《世说新语·文学》:“桓宣武(桓温)尝作《杨柳赋》,以示王导。导曰:‘此才足以垂后。’又谓谢安曰:‘昔羊太傅(羊祜)之赋《秋风》也,若使王右军(王羲之)为之,便不能及。’于是命谢安作《秋风赋》。安辞以疾。时人皆云:‘谢安不肯作,非辞疾也。’后竟为王右军所作。安闻之,笑曰:‘吾亦不如王右军。’于是天下称‘倚马万言’。” |
| 含义 | 形容写文章非常迅速,文思敏捷,能一口气写出大量文字。 |
| 用法 | 多用于称赞作者写作能力强,尤其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文字作品。 |
| 近义词 | 才思敏捷、文不加点、下笔千言 |
| 反义词 | 呆头呆脑、文思迟钝、字斟句酌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倚马万言”最早见于《世说新语·文学》中的记载。据传,东晋时期,谢安被要求写一篇《秋风赋》,但他以身体不适为由推辞了。后来,王羲之(王右军)替他完成了这篇赋,谢安得知后感叹自己不如王羲之。从此,“倚马万言”便成为形容文思敏捷、写作迅速的成语。
这一成语后来广泛应用于文学评论和日常表达中,用来夸赞那些写作效率高、思路清晰的人。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 |
| 文学评论 | “这位作家真是倚马万言,一篇文章不到一小时就完成了。” |
| 教育场合 | “老师表扬学生作文写得快且质量高,说他是倚马万言的好手。” |
| 日常交流 | “你这稿子写得太快了,简直像倚马万言一样。” |
四、总结
“倚马万言”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强调的是文思敏捷、写作速度快的特点。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文学创作的重视,也反映了对高效写作能力的高度赞赏。在现代语境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实用性,常用于褒扬那些在写作方面表现出色的人。
以上就是【倚马万言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