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ICP)是一种在妊娠中晚期出现的肝脏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孕妇皮肤瘙痒和血清胆汁酸水平升高。这种病症虽然罕见,但对母体和胎儿都有潜在的风险。
案例背景:
患者王女士,现年30岁,怀孕32周时开始感到全身瘙痒,尤其是手掌和脚掌更为明显。起初她并未在意,认为可能是孕期常见的皮肤问题。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瘙痒症状逐渐加重,且伴有轻微的黄疸现象。随后,她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医生通过血液检测发现她的胆汁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结合其他临床表现,最终确诊为ICP。
治疗与护理:
针对ICP,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处理和支持疗法。对于王女士的情况,医生采取了以下措施:
1. 药物治疗:使用熊去氧胆酸(UDCA)来降低胆汁酸浓度,缓解瘙痒症状。
2. 定期监测:密切观察孕妇及胎儿的健康状况,包括胎心监护、超声波检查等。
3. 饮食调整:建议低脂饮食,避免油腻食物,以减轻肝脏负担。
4. 心理支持:由于ICP可能导致焦虑情绪,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支持也非常重要。
结局: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王女士的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顺利度过了妊娠期,并于预产期前两周通过剖宫产诞下一名健康的男婴。新生儿出生时各项指标均正常,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总结: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一种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妊娠并发症。及时诊断和合理干预可以大大减少对母儿的危害。希望每位准妈妈都能保持警惕,一旦出现类似症状应立即就医咨询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