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精选范文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部编版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一等奖

2025-05-14 18:22:23

问题描述: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部编版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一等奖,跪求万能的网友,帮我破局!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4 18:22:23

一、教材分析

《陶罐和铁罐》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寓言故事。这篇课文通过讲述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揭示了不同的性格特点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命运。陶罐谦虚、宽容,而铁罐则骄傲自大、固执己见。最终,陶罐被人们视为珍贵的艺术品,而铁罐却化为泥土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这个故事旨在教育学生要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学会尊重和平等对待每一个人。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但鉴于寓言故事的特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故事背后的深刻含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本课生字词;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故事内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陶罐和铁罐的性格差异及其导致的不同结局;学习运用对比手法进行写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人生哲理;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情节,体会两者性格上的鲜明对比。

难点:从故事中提炼出人生哲理,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资料、分角色表演所需道具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古代陶器制作工艺的视频短片,激发学生对陶器的兴趣。随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精美的陶器是如何被保存下来的吗?”引出课题——《陶罐和铁罐》。

(二)初读感知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解决疑问。然后请几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效果。

(三)细读品味

1. 分析人物形象

- 陶罐:温和有礼、谦逊有加

- 铁罐:傲慢无礼、目空一切

2. 探讨结局原因

- 陶罐:珍惜彼此关系,保持良好心态

- 铁罐:轻视他人感受,缺乏包容心

3. 总结寓意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最后陶罐成为了文物,而铁罐却消失了呢?从而得出结论:做人应当谦虚谨慎,不可妄自尊大。

(四)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以“假如我是陶罐/铁罐”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鼓励他们结合实际生活发表看法。

七、作业布置

1. 抄写本课生字词两遍;

2. 完成配套练习册中的习题;

3. 将今天学到的道理写成一篇日记。

八、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

|性格特征|陶罐|铁罐|

|---|---|---|

|态度|谦虚|骄傲|

|结果|成为文物|消失不见|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又强调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不过,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