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之后时常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访,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这样的人不是很有修养吗?”
这段文字简洁明快,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孔子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人际交往中的豁达态度。他认为,学习不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巩固和提升的过程;而与朋友相聚则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同时,他提倡一种宽容的心态,即使面对误解也能保持平和。
通过这样的解读,《论语》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指导人们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之书。它跨越千年依然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