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释义:
“岱宗”指泰山,“夫如何”意为那究竟是怎样一种景象呢?开头两句描述了泰山横跨齐鲁大地,青翠连绵不尽的壮观景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进一步刻画了泰山神奇秀丽与巍峨高大的特点,说大自然将天地间的奇观都集中在泰山之上,而其高耸入云的姿态使得山北山南仿佛处于不同的时区。“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则从登山者的主观感受出发,写出了站在山腰间看到层层云雾在胸中升腾,极目远眺归巢的飞鸟,目光几乎要穿透眼眶的情景。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思是将来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俯瞰群山,它们都会显得如此渺小。这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泰山的高度赞美,更寄托了他渴望攀登人生巅峰、俯视一切的理想情怀。
翻译:
泰山啊,你究竟有多么壮美?
从齐到鲁,青翠之色无尽延展。
大自然把所有的奇妙景色都赋予了你,
分割昼夜的轮廓分明可见。
层叠的云气让我的心胸更加开阔,
凝视着归巢的飞鸟直至眼眸酸痛。
我定要登上那最高的山巅,
那时俯瞰四周,所有山峦都将显得微不足道。
赏析:
此诗开篇以设问起兴,引发读者对于泰山的无限遐想;中间部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具体描写,展现了泰山的雄浑气势与独特魅力;结尾处则借景抒情,既是对个人志向的表达,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开阔,充分展示了杜甫早期诗歌创作中的豪迈风格,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