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精选范文 >

王昌龄从军行其二

2025-05-20 06:59:43

问题描述:

王昌龄从军行其二,这个坑怎么填啊?求大佬带带!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20 06:59:43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从军行七首》中的第二首。全诗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和对戍边将士生活的刻画,展现了边疆战士们的英勇无畏与豪迈气概。

首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苍茫辽阔的边塞景象之中。“青海”指的是今青海省一带,“长云”则形容云层浓密且连绵不断,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厚重的帷幕。而“暗雪山”三字,不仅写出了雪山在云雾笼罩下显得阴沉晦暗,更暗示了战争带来的压抑气氛以及戍边生活的艰辛困苦。

次句“孤城遥望玉门关”,进一步点明了地点。“孤城”指的是一座孤立于荒野之中的城池,它远离繁华之地,四周尽是荒凉之景;而“玉门关”则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之一,位于今天的甘肃省境内。这里以“孤城”与“玉门关”的相对位置,突出了边塞环境的险峻以及守卫边疆的重要性。

第三句“黄沙百战穿金甲”,直接描述了戍边将士们在战场上经历的无数次战斗。“黄沙”象征着恶劣的自然条件,“百战”则强调了战争频繁发生,战事不断。在这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即使身披坚固的铠甲,也难敌岁月的侵蚀,最终被磨损得千疮百孔。这一句生动地再现了战士们浴血奋战、历经沧桑的形象。

最后一句“不破楼兰终不还”,则表达了战士们坚定的决心与必胜的信心。“楼兰”曾是西域的一个小国,在汉代时经常骚扰汉朝边境,成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因此,这里的“楼兰”实际上代表了所有敌对势力。战士们发誓,只有彻底消灭敌人,取得胜利,才能凯旋而归。这种豪迈壮烈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整首诗语言凝练有力,意境深远开阔,既是对边塞风光的真实写照,又是对戍边将士崇高品格的高度赞美。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更激发了我们对于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