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水的危险性,知道在没有大人陪伴的情况下不能独自靠近水域。
2. 学会简单的自救方法和呼救技巧。
3.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准备
1. 教学图片或视频:展示水域环境(如河流、湖泊、游泳池等),以及可能发生溺水事故的情景。
2. 模拟场景道具:如小船模型、救生圈等。
3. 安全知识卡片:上面印有防溺水的基本规则和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
- 老师带领孩子们观看一段关于水域美丽景色的小视频,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兴趣。
- 提问:“你们喜欢玩水吗?但是玩水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引导孩子思考并发言。
2. 学习防溺水知识
- 展示教学图片,讲解不同水域的特点及潜在危险。
- 通过故事讲述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几个真实的溺水案例,并强调预防的重要性。
- 分发安全知识卡片,让每位小朋友都熟悉上面的内容。
3. 实践操作
- 设置模拟场景,请几位小朋友扮演需要救援的角色,其他同学则使用救生圈进行模拟救助。
- 组织小组讨论,在遇到溺水情况时应该怎么做,比如大声呼救、寻找漂浮物等。
4. 总结分享
- 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点,并鼓励他们回家后向家人宣传这些重要的安全信息。
- 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记住“六不准”原则: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陌生水域游泳;不会水性的学生不要贸然下水施救。
四、延伸活动
可以组织一次户外亲子活动,在专业教练指导下体验正规游泳课程,同时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安全知识。
通过以上步骤的教学,相信小朋友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水域存在的风险,并掌握必要的防范技能,从而有效避免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