癃闭,中医病名,多因膀胱气化不利所致,常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量减少甚至无尿等症状。临床上,针对此症的治疗需辨证施治,方能取得良好疗效。本文分享两则运用“加减清肺饮”治疗癃闭的验案,以供参考。
案例一:老年男性患者
患者张某,68岁,主诉小便点滴难出已持续3日。平素体弱多病,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多年,近期因感冒加重咳嗽症状,伴随胸闷气短。就诊时见其精神萎靡,舌苔薄黄腻,脉象细滑略数。中医辨证为肺失宣降,水道不通。遂予加减清肺饮治疗:
- 药物组成:黄芩10g,桑白皮15g,杏仁10g,茯苓20g,泽泻15g,车前子(包煎)15g,甘草6g。
- 加减:因患者咳喘明显,加入枇杷叶15g,以助止咳平喘;另因舌苔腻,加藿香10g,增强化湿之效。
服药3剂后,患者咳嗽减轻,胸闷缓解,小便逐渐增多。继续服用5剂后,诸症悉除,恢复如常。
案例二:中年女性患者
患者李某,42岁,主诉近半年来反复出现排尿困难,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患者自述平时工作压力大,睡眠质量差,饮食不规律。查体见其面色晦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辨证为肾虚不固,肺气不足,膀胱气化失司。处方如下:
- 药物组成:黄芪30g,党参20g,熟地黄15g,山茱萸10g,枸杞子15g,车前子(包煎)15g,益智仁10g。
- 加减:针对腰膝酸软,加入杜仲15g,续断10g;因头晕耳鸣,加磁石30g(先煎),以镇静安神。
服药7日后,患者排尿情况明显改善,腰膝酸痛亦有所缓解。后续调整剂量巩固治疗一个月,症状基本消失,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讨论
癃闭的发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肺主气,通调水道,若肺气郁滞,则水液代谢受阻;脾为后天之本,运化水湿,脾虚则湿浊内生;肾为先天之本,主水,肾虚则膀胱气化失司。因此,在治疗癃闭时,需兼顾整体调理,重视肺、脾、肾三脏的协同作用。
“加减清肺饮”源于经典方剂,通过清肺理气、健脾利湿、补肾固本等多重功效,有效改善癃闭症状。上述两则案例分别体现了该方在肺气郁滞和肾虚不固两种不同证型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总之,“加减清肺饮”在治疗癃闭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具体用药还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切勿盲目照搬。希望本文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及临床工作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