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 通过阅读《团圆》,让幼儿理解家庭团聚的意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对亲情的感悟,增强他们的家庭归属感。
活动准备:
1. 绘本《团圆》一本。
2. 教师准备与故事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幼儿已有初步的家庭观念。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可以先和孩子们聊聊春节或者家庭聚会的情景,引导他们回忆与家人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然后引出今天的绘本《团圆》,告诉孩子们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一个关于家庭团聚的故事。
二、阅读故事
1. 教师展示绘本封面,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封面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做什么?”鼓励孩子大胆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2. 开始讲述故事,边讲故事边展示相应的页面,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3. 在讲述过程中,适当停顿,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爸爸回来后,家里的气氛怎么样?”、“毛毛和爸爸玩得开心吗?”等,激发孩子的思考。
三、讨论交流
1. 故事结束后,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听完故事的感受。
2. 提问:“为什么毛毛会感到开心?你觉得爸爸为什么要努力工作?”引导孩子认识到父母为了家庭幸福所付出的努力。
3. 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并谈谈自己对“团圆”的理解。
四、延伸活动
1. 制作家庭合影墙:让每个小朋友带一张全家福照片,在教室里布置成一个“家庭合影墙”,让大家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
2. 手工制作:教孩子们用彩纸剪贴出一家人的笑脸,表达对家人的爱。
3. 家庭作业:请家长配合,记录下孩子在家中的点滴表现,第二天带到学校来分享。
五、总结
最后,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团圆带来的幸福感。希望每位小朋友都能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每一刻,学会感恩和关爱他人。
注意事项:
1. 教学过程中要保持耐心,尊重每一位孩子的想法。
2. 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 确保活动安全,避免使用尖锐物品等可能造成伤害的材料。
以上就是围绕绘本《团圆》设计的一堂幼儿园阅读课教案,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让孩子们体会到家庭温暖,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社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