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教育管理体系中,档案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的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档案不仅是记录学校发展历程的重要载体,也是教育教学、行政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依据和参考。为规范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安全性,特制定本制度。
一、档案管理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学校档案管理应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科学分类、规范操作”的基本原则。坚持依法管理、真实完整、安全保密、方便利用的方针,确保各类档案资料能够及时归档、妥善保存、有效使用。
二、档案管理的职责分工
1. 校领导职责:负责全校档案工作的总体规划和监督指导,确保档案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2. 办公室职责:负责综合类档案(如会议记录、规章制度、年度总结等)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
3. 教务处职责:负责教学类档案(如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学生成绩、教师教案等)的管理。
4. 学生处职责:负责学生管理类档案(如学生学籍、奖惩记录、心理健康档案等)的整理与保管。
5. 总务处职责:负责后勤类档案(如基建资料、设备采购、维修记录等)的归档和管理。
6. 各系部职责:负责本部门相关业务档案的日常管理与定期移交。
三、档案的分类与内容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档案分为以下几大类:
- 综合类档案:包括学校发展规划、规章制度、会议纪要、大事记等;
- 教学类档案:包括教学计划、课程安排、考试资料、教师业务档案等;
- 学生类档案:包括学籍档案、成绩档案、奖惩记录、毕业信息等;
- 人事类档案:包括教职工基本信息、聘任材料、考核记录、职称评审等;
- 后勤类档案:包括基建项目、设备清单、财务凭证、合同协议等;
- 其他专项档案:如党建档案、科研档案、安全档案等。
四、档案的收集与归档
1. 各部门应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定期将本部门产生的各类文件、资料进行整理,形成完整的档案材料。
2. 档案材料应做到真实、准确、完整,严禁弄虚作假或随意丢弃。
3. 每年年终前,各部门应将当年形成的档案材料按类别集中归档,并移交至学校档案室。
五、档案的保管与利用
1. 档案室应配备专用档案柜,保持良好的通风、防火、防潮、防虫条件,确保档案的安全。
2. 档案借阅需履行登记手续,严格遵守保密规定,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复制或外传。
3. 对于重要档案,应建立电子备份,防止因意外情况造成资料丢失。
六、档案的鉴定与销毁
1. 定期对档案进行清理和鉴定,确定哪些档案可以继续保存,哪些档案已无保存价值。
2. 对于需要销毁的档案,应由相关部门提出申请,经校领导审批后,由专人负责销毁,并做好记录。
七、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办公室负责解释和修订。各部门应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贯彻执行,确保学校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通过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学校将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行政决策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