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胆管炎是一种严重的胆道感染性疾病,常由胆道梗阻引起,病情发展迅速,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和科学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首先应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尤其是体温升高、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情况,可能提示病情加重或出现感染性休克。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黄疸、腹痛、寒战等症状的变化,这些是判断病情进展的重要依据。
其次,注意患者腹部症状的变化。急性重症胆管炎常表现为右上腹剧烈疼痛,且疼痛持续不缓解,可能伴有放射至肩背部的不适。护理人员需记录疼痛的部位、性质、强度及持续时间,并评估是否伴随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以便及时向医生反馈。
此外,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精神状况也非常重要。当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嗜睡或昏迷时,可能提示病情危重,需要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同时,注意尿量的变化,尿量减少可能是肾功能受损的表现,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在护理方面,应确保患者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支持。对于有高热的患者,应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措施,防止体温过高引发其他并发症。同时,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并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营养支持也是护理的重要环节。由于患者常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必要时可采用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
最后,心理护理也不容忽视。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往往情绪紧张、焦虑,护理人员应耐心沟通,给予心理安慰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是一项系统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技能,才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