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的尽头有一家不起眼的小酒馆,名字叫“醉仙居”。它没有霓虹灯,也没有招牌,只在门框上挂着一块斑驳的木牌,上面用毛笔写着“酒”字。这家店开得有些年头了,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女人,人称“酒婆”。
酒婆姓吴,原名吴秀兰,年轻时是镇上的美人,后来嫁给了一个外地的商人,结果丈夫早逝,留下她一人守着这间小店。有人说她心狠,也有人说她命苦,但没人知道她的过去。
酒婆从不卖好酒,只卖一种自己酿的米酒,味道浓烈,喝下去让人头晕目眩。可奇怪的是,镇上的人却都爱来她这儿喝酒。有人说是因为她酿的酒有“魔力”,有人说是她的眼神太深,让人不敢直视。
每天傍晚,天色刚暗下来,酒婆就坐在柜台后面,手里握着一把旧算盘,嘴里念叨着:“今天谁来了?”她从不主动招呼客人,也不问来者是谁,只是默默地看着他们一杯接一杯地喝,直到醉倒。
有一次,一个年轻人喝了两碗酒,突然大喊:“这酒怎么这么香!”酒婆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说:“你闻到的不是酒香,是你心里想的东西。”
这句话让那个年轻人愣住了,他后来再也没来过。
还有一次,一个外乡人来到店里,点了一壶酒。酒婆递给他后,便不再说话。那人喝完酒,忽然哭了,说:“我走了这么多年,第一次觉得家的味道。”酒婆只是淡淡地说:“酒是假的,但你的心是真的。”
渐渐地,人们开始相信,酒婆的酒不只是酒,更像是某种心灵的寄托。她不收钱,也不讲价,只要来的人能说出自己的心事,她就给酒喝。
有人说她是神,也有人说她是疯子。但不管怎样,这家小店成了老街上最神秘的地方。每当夜幕降临,灯光昏黄,酒婆依旧坐在那里,像一尊沉默的雕像。
有人说,她等的不是客人,而是某个永远不会回来的人。
而那杯酒,永远温热,永远不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