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middot及秦风及middot及无衣》作品原文及对照翻译)】《无衣》是《诗经·国风·秦风》中的一首著名诗篇,其语言质朴有力,情感激昂,体现了古代秦地人民在战乱时期团结一致、共赴国难的精神风貌。全诗以坚定的语气和强烈的节奏感,展现了战士们不畏艰险、同仇敌忾的豪情壮志。
原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对照翻译:
谁说没有战衣?我和你共穿一件战袍。
君王要出兵打仗,我修整好我的戈和矛,与你共同对敌。
谁说没有战衣?我和你共穿一件内衣。
君王要出兵打仗,我修整好我的矛和戟,与你一同作战。
谁说没有战衣?我和你共穿一条战裙。
君王要出兵打仗,我修整好我的盔甲和兵器,与你一起前行。
赏析:
《无衣》虽短小精悍,却气势磅礴,充满力量。诗中反复使用“岂曰无衣?”这一设问句式,既表现出战士们面对困难时的自信与从容,也反映出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通过“同袍”“同泽”“同裳”的意象,诗人强调了战友之间生死与共、同甘共苦的关系。
同时,诗中提到的“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不仅表现了备战的紧张氛围,更突出了将士们积极准备、迎战敌人的决心。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情怀,是古代战争题材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结语:
《无衣》以其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古代战士们英勇无畏、同仇敌忾的形象。它不仅是对战争场面的真实写照,更是对民族精神与团结意志的高度赞美。至今读来,仍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豪迈与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