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精选范文 >

古诗《望天门山》教案

2025-07-02 16:31:02

问题描述:

古诗《望天门山》教案,求解答求解答,重要的事说两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2 16:31:02

古诗《望天门山》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望天门山》。

- 理解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体会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 掌握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天门”、“中断”、“楚江”等。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 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祖国的美丽风光。

二、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感受诗中描绘的壮丽山河景象。

-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悟诗歌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包含《望天门山》配乐朗诵、相关图片)

- 课文朗读音频

- 黑板、粉笔、作业本等教学用具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山里?看到过哪些美丽的风景?”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接着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山水的古诗——《望天门山》。”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 分组朗读,评选出“最佳朗读者”。

(三)精读理解(20分钟)

1. 解释诗题:“望天门山”是什么意思?“天门”指的是什么?

2. 分句讲解诗句,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 “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山被楚江劈开,江水奔腾而过。

- “碧水东流至此回”: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去,到这里又回旋。

- “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仿佛在迎接客人。

- “孤帆一片日边来”:一只孤单的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驶来。

3.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从中感受到怎样的画面?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首诗的?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展示天门山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诗中的景色。

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进行口头表达练习。

3.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见过的美丽山水,并尝试用简短的句子描述。

(五)总结升华(5分钟)

教师总结: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天门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接触经典,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六)布置作业(2分钟)

1. 背诵《望天门山》,并默写一遍。

2. 以“我眼中的天门山”为题,写一段话,不少于50字。

五、板书设计:

```

古诗《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

六、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教师根据课堂情况,记录教学效果、学生反应及改进措施,为今后教学提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