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精选范文 >

高中历史必修二必备知识框架

2025-07-03 05:54:08

问题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二必备知识框架,时间来不及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3 05:54:08

高中历史必修二必备知识框架】《高中历史必修二》是高中阶段历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围绕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题展开,内容涵盖古代至近代的经济制度、生产方式、商业贸易、科技文化等方面。掌握好这一部分的知识点,不仅有助于应对考试,还能提升对历史发展脉络的理解能力。

本篇将系统梳理《高中历史必修二》的核心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便于复习和记忆。

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1. 农业的发展

- 铁器和牛耕的推广: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 农业政策:如“重农抑商”政策在历代王朝中的体现,尤其是秦汉至明清时期。

2. 手工业的进步

- 官营与私营手工业的区别:官营手工业以满足皇室和政府需求为主,而私营手工业则服务于市场。

- 纺织业、陶瓷业、冶铁业等重要行业的发展历程。

3. 商业的繁荣

- 城市与市场的兴起:如唐宋时期的坊市制度变化,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 商人阶层的崛起及其社会地位的变化。

4. 货币与赋税制度

- 货币演变:从实物交换到金属货币,再到纸币的出现(如宋代交子)。

- 赋税制度:如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等,反映了国家财政管理的演变。

二、中国近现代经济的转型

1. 鸦片战争后的经济变化

- 外来资本主义的冲击: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打开中国市场,传统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 洋务运动与近代工业的起步: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兴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2. 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 甲午战后民族资本的发展: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张謇、荣氏兄弟等企业家的贡献。

- 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3. 民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 政府政策的影响:北洋政府与国民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措施。

- 国际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如抗战期间的经济破坏与战后重建。

三、世界近代经济的发展

1. 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 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全球贸易网络形成。

- 殖民掠夺对欧洲经济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亚非拉地区的深远影响。

2.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 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与影响。

- 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变革:城市化进程、工人阶级的形成、劳资关系的变化。

3.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传播与实践。

- 世界市场的扩大与国际分工的加强。

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1. 苏联的经济体制

- 新经济政策与斯大林模式的对比分析。

- 计划经济体制的优缺点及其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

2. 中国的经济改革

- 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

- 经济特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

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1. 科技进步对经济的影响

- 如蒸汽机、电力、信息技术等重大发明如何推动生产力发展。

2. 人口增长与资源分配

- 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变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3. 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

- 当代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结语

《高中历史必修二》不仅是对历史经济现象的梳理,更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理解。通过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系统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宏观的历史视野,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同学们能够结合教材,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