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精选范文 >

关于药读后感(作文1400字及读后感作文)

2025-07-04 09:10:26

问题描述:

关于药读后感(作文1400字及读后感作文),蹲一个懂的人,求别让我等太久!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4 09:10:26

关于药读后感(作文1400字及读后感作文)】在文学的长河中,许多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药》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它以极其简练的语言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人民的愚昧。这篇作品虽然篇幅不长,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读完《药》,我不仅感受到作者对旧社会的愤懑与失望,更引发了我对人性、社会以及历史的深刻思考。

《药》的故事围绕着一个普通的家庭展开。主人公华老栓为了给儿子治病,听信江湖郎中的谎言,用“人血馒头”作为药引子,希望借此治愈儿子的病。然而,最终他不仅没有救回儿子,反而被卷入了一场悲剧之中。而在这场悲剧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社会问题:人们对于科学的无知、对权威的盲目崇拜,以及整个社会的冷漠与麻木。

鲁迅先生通过这个看似荒诞的情节,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在那个时代,民众缺乏科学知识,迷信思想盛行,许多人甚至将死亡视为一种可以被“治疗”的疾病。华老栓的行为虽然令人同情,但他的盲目与无知也让人感到悲哀。他并非恶意之人,只是被社会的环境所裹挟,无法看清真相。这种无奈与悲剧性,正是鲁迅笔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此外,《药》还反映了革命者与普通民众之间的隔阂。故事中,夏瑜是一个革命志士,他为了推翻封建统治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然而,他的牺牲并没有得到人们的理解与尊重,反而被当作“疯子”看待。当华老栓得知自己买来的“人血馒头”竟是夏瑜的鲜血时,他感到震惊与恐惧,却并未真正意识到这背后的深意。这种冷漠与麻木,正是鲁迅所要批判的。

鲁迅先生用“药”这一象征物,表达了他对民族命运的忧虑。他认为,真正的“药”不是那些所谓的灵丹妙药,而是唤醒民众的思想觉悟与科学精神。只有当人们不再盲目迷信,不再被虚假的表象所迷惑,才能真正摆脱落后的局面,走向光明的未来。

读完《药》,我深刻体会到鲁迅先生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力和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他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更是在呼唤一种觉醒。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唤醒沉睡的人心,让每一个人都能正视现实,勇敢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与挑战。

同时,我也开始反思自己所处的时代。虽然我们已经远离了那个封建落后、民智未开的年代,但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许多类似的问题。比如,人们对科学的误解、对权威的盲目信任、对真相的漠视等等。这些现象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本质却与《药》中所描述的情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我认为《药》不仅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社会的某些共性问题。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不能忽视对真理的追求与对理性的坚持。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才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选择。

总之,《药》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与深思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鲁迅先生高超的文学才华,更传达了他对社会、对人民、对未来的深切期望。通过这篇文章,我更加明白了读书的意义——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对世界的认知与理解。愿我们都能从《药》中汲取力量,在现实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良药”。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