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525及rdquo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方案)】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业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受到关注。为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自我认知与情绪调节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应运而生。该活动以“我爱我”为核心理念,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学会关爱自己、理解他人。
一、活动主题
本次心理健康月以“悦纳自我,热爱生活”为主题,倡导学生正视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二、活动时间
活动周期为一个月,从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中旬,结合“5·25”心理健康日,集中开展各项主题活动。
三、活动对象
全校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重点面向大一新生及面临升学、就业压力的学生群体。
四、活动内容
1.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邀请心理学专家、心理咨询师开展专题讲座,内容涵盖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压力应对、自我认知等方面,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技巧。
2. 心理主题班会
各学院组织班级开展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班会,通过情景剧、小组讨论、心理游戏等形式,增强同学们之间的沟通与理解,提升团队协作意识。
3. 心理电影赏析
精选具有心理教育意义的影片,如《风雨哈佛路》《黑天鹅》等,组织学生观看并撰写观后感,引导学生从影片中汲取正能量,反思自身成长经历。
4. 心理征文比赛
鼓励学生围绕“我与心理健康”“成长中的困惑与突破”等主题进行创作,优秀作品将被收录于校刊或公众号平台,进一步扩大宣传影响力。
5.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通过沙盘治疗、绘画表达、角色扮演等方式,组织学生参与互动式心理辅导,帮助他们释放情绪、探索内心世界。
6. 心理咨询服务开放日
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接待日,安排专业心理咨询师现场答疑,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及时帮助。
五、宣传方式
1. 利用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提高活动知晓率。
2. 鼓励学生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参与体验,形成良好的传播效应。
3. 与学生社团合作,共同策划相关活动,扩大参与范围。
六、预期效果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期望达到以下目标:
- 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 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抗压能力;
- 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 为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与帮助。
七、总结与反馈
活动结束后,将对各项活动进行总结评估,收集师生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活动内容与形式,确保心理健康月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总之,“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不仅是一次活动,更是一种理念的传播。它提醒我们:关爱自己,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珍惜当下,才能拥有更美好的人生。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守护心灵的阳光。